家裡整潔心就乾淨了嗎?其實真正的斷捨離是要做到「這些」!

近幾年來,常在網路上看見大家討論「斷捨離」,但很多人在第一次看到的時候,都不知道「斷捨離」究竟是什麼?

不只整理家裡,也同時整理心靈

「斷捨離」的概念起源於日本,是由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在2000年提出的一套人生整理觀念。它不只是一套居家整理術、也不單是一個動詞,而是指透過整理物品瞭解自己,整理心中的「負擔」,讓人生更加愉快。

  •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迷戀。

把東西放著不管,也會成為束縛的能量

你是不是常在整理東西的時候告訴自己,「丟了好可惜」、「反正早晚都用得上」?在這些藉口背後,一定隱藏著某些自己不想面對的理由,所以才一直無法對東西放手。

斷捨離在行為上要先學會「捨」,也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全部扔掉。最終真正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且時間軸永遠都是現在。選擇物品的竅門,不是「能不能用」,而是「我要不要用」。

為什麼東西就是丟不掉?

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總結了三種扔不掉東西的人。

1. 逃避現實型:

這類人不願意待在家裡直視淩亂的現狀,寧願在惡性循環裡把生活過得越來越糟。

2. 執著過去型:

因為對於過去幸福時光的留念,而丟不掉承載著某段無法割捨的回憶物品,所以對舊物非常執著,也很寶貝。

3. 擔憂未來型:

他們致力於準備「未來的不安」,例如大量囤積垃圾袋、衛生紙等。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對「失去」的恐懼無法消除,所以「擁有」某樣東西對他們來說,給予了他們很大程度的安全感。

其實所有的扔不掉,是因為自己把感情移到了物品上,但是「不再適合的東西,再喜歡也要放手」。

擁抱斷捨離的生活,從這3點開始

1. 時間永遠是「現在」

比起空間的雜亂,累積過多「過去與未來」的東西才是最糟糕的問題。念舊的人喜歡留下物件收藏過去,害怕的人習慣預備將來,但要記住,別讓這些念頭都變成了執念,不是所有的物品,都值得被保存。你所需要思考的時間點,永遠都是現在。

2. 主角一直都是「自己」

收拾雜物的過程在本質上是對所有物的選擇與捨棄。而這些物品其實是物與感情的綜合體。即便是同一件東西,自己在這件東西上賦予的感情至關重要。可包含負面情感的物品還是太過沉重了,畢竟我們沒必要給我們的人生背上如此沉重的包袱。它就像是一面映照自己的鏡子,它所照出來的是那個,你想當做不存在、不願承認的自己。

3. 斷捨離也是一種精神減壓

在過程中,我們需要丟棄的不僅僅是那些看得見的物品,很多時候,我們要拋棄的是那些糟糕的回憶,錯誤的觀念,放不下的自尊,一段不合適的感情,難以維繫的舊情……這些情感上的無形廢品,當它們發出的惡臭幾乎要掏空快樂時,我們應該及時和他們告別。並且在告別時,把所有「對不起,謝謝」的情緒表達出來。跟那些被扔掉的東西說說話,可以讓人更快地整理心情。畢竟人生本來就已經是一場負重的狂奔了,千萬別再把自己活成廢物收集站啊!

延伸閱讀:

廚房紙巾還能怎麼用?隱藏版 6 大功用告訴你!

壓力大怎麼辦?研究發現聞伴侶的味道就能紓壓

討厭一成不變的日子? 7 件可為生活帶來改變的事

黃玫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