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這樣做:外食族的減塑練習

長久以來,外食的高油、高鹹、高熱量以及潛在的食安風險對身體負擔與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無法下廚的時候,在外食的選擇上,我們除了要考量價格與方便性外,更重要的是「吃的安心與健康」,有自我意識地選擇外食。針對這點,人們首先必須建立一些對於飲食的基本概念:不迷信銅板美食、了解食材的價值、了解食材來源與農業機制與商業運作模式,從中找到合理C V 值的店家,再用消費進行投票。

堅持六大原則,外食也能吃得健康安全

1. 自備一套餐具,環保筷子、環保耐熱碗或便當盒、環保杯和環保吸管。若無法準備一整套,也至少準備一雙環保筷子,市面上的衛生筷除了不環保,還可能殘留對身體有害的毒素。

2. 儘量吃天然食物,不吃食品,要吃看得到形狀的食物,不吃再製加工品。比如:魚肉、豬肉是食物,而魚丸、貢丸則是食品。

3. 遵循「低油脂、低糖、少鹽」三原則。儘量選擇採用蒸、煮、滷、燙烹調的食物。儘量不選擇烤、炸、煙燻等高溫烹調食物。

4. 挑食。必須外食的時候,挑選整塊肉,而不選擇用絞肉做的菜色;選清蒸的魚,不吃炸或煎的魚。上館子吃牛排,原則上最好是全熟較安全,絕不吃組合肉。

5. 挑選整體清潔度好的店家,建立口袋名單。還是有很多對環境友善的店家和店主,也有一些餐廳比較不那麼著重在食物的層層包裝,平常就和朋友一起建立並分享名單,也是外食便利又減塑的方式之一。

6. 經常外食的家庭,建議每週至少有一、二天吃自家烹調的清淡食物,降低肝、腎的負擔,才能保有健康的身體。若是每周一到兩天在家用餐,採買這兩天料理食材時多買些回家,熟悉食材管理與簡單料理後,外食的次數便可以逐漸減少

※本文作者為涂月華,原文授權自《不塑過日子:家裡零垃圾的極簡生活練習》,幸福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減塑這樣做之一】三餐老是在外?為什麼台灣人這麼愛外食

不要再讓錢包充滿發票了!官方App可自動對獎又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