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護心抗氧化,是不少人的精神支柱!不過,關於喝多少、怎麼喝、什麼時間喝等問題,眾說紛紜。有人擔心喝太多咖啡易脫水、失眠、增骨質疏鬆風險,這些說法到底是禁忌,還是以偏概全?我們綜合各種論述研究整理出以下10個飲咖啡的謬誤,幫你釐清觀念,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同樣是咖啡,但咖啡因含量可差 5 倍!
咖啡的好處與壞處,關鍵在於咖啡因的攝取量。一杯咖啡含多少咖啡因,會因不同種類的咖啡而各異。一般西式現磨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大約落在 100-200 毫克之間,港式茶餐廳的咖啡則濃度更高。
香港食安中心曾針對市售 20 款咖啡樣本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咖啡因含量最高的產品,每 1000 毫升就含有高達 1600 毫克咖啡因,與最低的 320 毫克相差達 5 倍!
常見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參考(1杯):
- 濃縮咖啡(Espresso):約 75 毫克(30 毫升)
- 美式咖啡(Americano):約 150 毫克(240 毫升)
- 滴濾咖啡(Drip Coffee):約 155 毫克(240 毫升)
- 法式濾壓壺咖啡(French Press):約 100 毫克(240 毫升)
- 冷萃咖啡(Cold Brew):約 200 毫克(240 毫升)
- 拿鐵(Latte):約 75 毫克(30 毫升濃縮咖啡+牛奶)
- 卡布奇諾(Cappuccino):約 75 毫克(30 毫升濃縮咖啡+奶泡)
- 摩卡(Mocha):約 75 毫克(30 毫升濃縮咖啡+巧克力+牛奶)
- 即溶咖啡(Instant Coffee):約 30~90 毫克(240 毫升)

喝咖啡常見的 11 個迷思
迷思一:喝咖啡會導致骨質疏鬆?
早期研究認為咖啡因會促進鈣質流失,但後續大量研究顯示,只要不過量,每日攝入 300 毫克以內的咖啡因,及每日攝取足夠鈣質,對鈣流失的影響極小。
據科學期刊《PLoS One》的韓國研究分析指出,韓國停經後的婦女,每天喝 1-3 杯咖啡,股骨頸骨密度比不喝咖啡的婦女高出約 0.02-0.03g/cm²。
而《東北醫學雜誌》也引述日本研究指出,日本成年人中,咖啡攝入量每增加 1 杯,股骨頸骨密度亦增加約 0.01 g/cm²。
建議:喝咖啡時可搭配富含鈣質的牛奶或深綠色蔬菜,有助於平衡咖啡因對鈣質吸收的潛在影響。
迷思二:晚上喝咖啡會失眠?
喝咖啡致失眠非絕對,咖啡因的半衰期約 3-5 小時,若晚上 7 點後喝一大杯濃咖啡,約含 150 毫克咖啡因,到凌晨 1 點仍有 50% 咖啡因在體內,可能影響睡眠。但對咖啡因代謝快的人,影響較小。
建議:下午 3 點後避免喝咖啡,或改選低咖啡因咖啡。

迷思三:喝咖啡能解酒、越喝越清醒?
喝咖啡提神,咖啡因是關鍵,但攝入過量咖啡因,如每日超過 400 毫克(約 2-3 杯),卻會出現心悸、焦慮、手震等症狀,反而降低注意力。此外,咖啡因也只是短暫提神,並不能解酒,咖啡根本無法加速酒精代謝,卻可能因酒醒錯覺而過量飲酒。
建議:健康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入建議不超過 400 毫克,且避免空腹飲用。
迷思四:喝咖啡能抑制食慾、加速減肥?
黑咖啡中的咖啡因的確可以短暫提升新陳代謝率約 3%~11%,並抑制食慾,但效果只能持續數小時,無法長期依賴。若因此而多喝咖啡,反而有機會攝入額外熱量,如加糖、奶而致胖。
建議:黑咖啡只可作減肥的輔助方法,還需配合運動和均衡飲食,避免加糖或高熱量配料。
迷思五:孕婦不能喝咖啡?
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ACOG)建議,孕婦每日咖啡因攝入不超過 200 毫克,過量可能增加流產風險。但少量飲用對胎兒影響較小。
建議:孕婦可選擇低咖啡因咖啡,並注意隱藏咖啡因的食物,如巧克力。
迷思六:喝咖啡會傷胃?
咖啡因和酸性物質會刺激胃酸分泌,但對大多數健康成年人影響不大;不過,若本身有胃潰瘍等胃部疾病,就需要看個人對咖啡因的敏感度來判斷。
建議:胃潰瘍患者可選擇低酸性的咖啡品種,如深烘焙咖啡,並避免空腹飲用,若出現不適便即停止。

迷思七:即溶咖啡沒有營養?
即溶咖啡主要成分也是咖啡提取物,與現磨咖啡同樣含有相似的抗氧化物如綠原酸,可能也添加糖、奶精(植脂末)等,營養成分差異不大。
建議:選擇無添加的純黑即溶咖啡,減少添加成分。
迷思八:喝咖啡會導致脫水?
咖啡因有輕微利尿作用,但正常飲用咖啡(不多於 3 杯)的話,攝入的水分遠多於因利尿流失的水分,因此不會導致脫水。
建議:喝咖啡時配 1 杯水,保持每日總飲水量。營養師呂孟凡在社交平台分享,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喝多少杯水,可依這樣公程式計算:每公斤體重 x 35 毫升,例如:體重 55 公斤 x 35 毫升 = 1925 毫升。
迷思九:未成年不能喝咖啡?
兒童或青少年對咖啡因會較敏感,過量攝取(如每日超過 2.5 毫克 / 公斤體重)可能影響睡眠和發育,有研究顯示,長期攝取咖啡因的小孩,骨鈣的流失速度比沒喝咖啡的小孩快,容易導致長不高。不過,若只是偶爾喝一點點黑咖啡,並不會造成明顯傷害。
建議:未成年人士每日咖啡因攝入不超過 100 毫克,或少喝含咖啡因的能量飲品。
迷思十:加牛奶會降低咖啡的益處?
牛奶雖可能稍微降低咖啡抗氧化物的吸收,阻礙其抗氧化活化程度,但這種影響其實很輕微,而且,加入牛奶還能減少咖啡對胃部的刺激。

迷思十一:咖啡過期了還能喝嗎?
咖啡產品標示的保存期限,多半指的是「最佳風味期」,若是未開封的咖啡豆或咖啡粉過了期,可能會因氧化導致品質劣化,但一般不會產生有害物質。可是,若開封後受潮、發霉,則可能滋生黴菌,存在食安風險。因此,咖啡開封後應密封冷藏,防止變質。
建議:過期咖啡若是沒受潮、沒異味,可轉作烘焙用途,但不建議直接沖泡飲用。
正確喝咖啡 4 大原則
- 避免過量攝取: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建議不超過 400 毫克。以一杯(240ml)美式咖啡(Americano)為例,約含 150 毫克咖啡因,建議每天不超過 2 杯。
- 選對時間喝咖啡:睡前 6 小時或下午 3 點後避免飲用,以免影響睡眠。
- 注意搭配方式:避免空腹喝咖啡,可加牛奶提升飽足感,但避免添加糖或奶精,減少額外熱量。
- 這 3 類人慎飲:孕婦、胃病患者、未成年人等,宜按自身情況控制飲用量。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圖/楊紹楚
延伸閱讀
第一杯咖啡幾點喝最好?營養師揭 5 個正確喝法
潮濕天氣關節痛加劇?6 種抗發炎食物幫助緩解僵硬腫脹
在山中邊喝咖啡邊享受絕美風景!陽明山上 5 家自帶仙氣的咖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