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的黃媽媽已經罹患高血壓多年,她每日都按時服藥,並認真測量血壓和堅持晨間運動。沒想到在一天早上,她晨間跑步的時候,忽然發生腦中風,好在她都是跟鄰居一起做運動,經鄰居及時送醫後,撿回了一條命。
人體血壓值的波動性
很多高血壓患者,像黃媽媽一樣,不知道高血壓有波動性,以為自行量測血壓正常,就是控制血壓穩定。但不知道血壓也會受到人體生物鐘的影響,會以24小時的週期規律波動。
血壓的波動通常會在,清晨起床後的6:00~8:00達到高峰值後,再平穩下降;在下午4:00~6:00左右又出現小高峰值後,再次逐漸下降,直到凌晨2:00~3:00到達最低值,到了4:00~5:00左右血壓又開始上升。
人在睡覺時血壓和代謝較低,在早上起床時,交感神經及內分泌系統,開始調節作用,造成血壓上升。所以,很容易在起床後2個小時這段期間,發生心肌缺血、心絞痛、腦中風等心血管問題。
在臨床上,通常都會採取晝夜血壓檢測的方式;而一般民眾則是要特別注意,清晨起床後的血壓值,避免像黃媽媽一樣,差點發生遺憾。
避免清晨高血壓,高血壓患者還可以這樣做
根據臨床統計,清晨和上午時段,約有29%的患者可能會發生心源性猝死,而40%的患者發生心肌梗塞。除此之外,還可能會發生缺血性腦中風及心絞痛等問題,因此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可以這樣來維持血壓的穩定。
1.監控清晨血壓:在起床後可以先量血壓,避免血壓過高的情況下又進行晨間運動,避免重蹈案例中黃媽媽的覆轍。
2.注意運動的時間和種類:高血壓患者容易早晨起床的時候血壓偏高,尤其是老年患者,不適合太早的時間運動,所以建議最好在10點以後或傍晚,血壓較穩定的時間運動。此外,較適合的運動類型為健走或太極拳,這類較不會造成血壓過度波動的運動。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患者除了監測血壓值外,平時還要注意均衡飲食、限制鹽類攝取,肥胖者盡量可以減肥,、抽菸喝酒者戒除不良習慣,避免壓力或緊張升高血壓,並保持情緒穩定、規律運動及睡眠充足等。
4.起床不要急著下床:老年高血壓患者若急著下床,很容易血壓過高。建議可以先在床上做些緩慢的伸展四肢活動,起床後也先在床邊坐一坐,下床之後先站一會兒,能控制清晨血壓不突然上升。
5.注意服藥控制:清晨高血壓患者,需選用24小時的長效降血壓藥,在早上服用能抑制血壓攀升,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若是服用中短效降血壓藥,則應該在清晨醒來即再服用一次降壓藥,下午服藥一次,晚上忌用。重點是一定要按照醫師指示,適時適量服藥。
延伸閱讀: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