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越簡潔會為生活增添質感!學會「斷捨離」、「極簡」讓自己更餘裕

只有對現在的自己來說最適合、必要的事物,才有存在的意義。——《斷捨離》

拿著綠卡,在華爾街(Wall Street)一家公司擁有邊間辦公室,每年領著 6 位數美金(超過 300 萬台幣)的薪水,小林明年還將晉升為公司最年輕的合夥人。他才 25 歲,看似人生勝利組,卻活得不開心,覺得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小林回想自己為什麼換車?好像是同事開一輛更高級的車來公司。有更多錢卻沒有帶來更多快樂,反而讓自己掉入向上比較的陷阱,導致自己被綁在高薪的工作,只能賺更多錢來填補欲望

這是線上影音串流平台網飛(Netflix)的紀錄片《極簡主義》的內容,它的核心概念跟年初爆紅的實境節目《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相似,都是描述「物欲過多」讓我們疲憊,想要讓人生變好,就得透過「斷捨離」來達成。

不是全部歸零,是丟棄不必要之物

所謂的斷捨離,是「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廢物、「離」開對物品的執著。提出者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原本非常不會整理,直到一次旅遊去了寺廟,一進門就感覺神清氣爽,仔細研究後才發現,這是因為寺廟裡沒有「不必要之物」。這個概念,與當時日本正盛行的「收納術」(指透過分類來進行整理)完全不同,是一個從加法變成減法的過程。

在斷捨離中,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所以決定物品是否要丟棄,不是想「這個物品可能會用到,所以留下」,而是「我現在要用,所以留下」。兩者的差異在於,從物品思考,會想著未來可能會派上用場,最後丟不掉;從自己思考,隱含了「現在」,我現在會用嗎?不會就丟掉。

但一定會有人說「因為是重要的人給的」「因為自己很節儉」「別人知道我把東西丟掉,會很難過吧」。但山下英子認為,物品當下沒有幫到你,只是放在那,送你的人知道了,反而會不好意思,沒有送對東西。「當下用不到就是浪費」,想通這點,送人或丟東西就不難。

另一個迷思是,以為丟掉是放棄所有事物,像是出家一樣。《物窒欲》提出反例,美國作家亨利.梭羅(Henry Thoreau)在山林中隱居兩年,就寫出《湖濱散記》。減少所有物就像是減少干擾,甚至是減少人際交往,讓你得以做想做的事。如果拋棄讓做事變得不方便,只是本末倒置。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是「一口氣整理完,不久又會變亂吧?」,所謂整理應該是養成「每天做一點點」的習慣,關鍵在「維持」。《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作者近藤麻理惠指出,這是大家誤解了整理。所謂整理,是有丟有留,但多數人以為,是整整齊齊。但東西不丟,又不停買,結果又會變亂

內心與生活留有餘裕,才有空間接納新鮮事

持有物過多的問題,其實是 19 世紀工業革命以後發生,在這之前,大部分的人連吃飽穿暖都需煩惱,囤積很少成為問題。工業革命後,生產速度高過需求速度,物品供給過剩,商品沒人買了,企業必須思考如何賺更多錢。

解決之道是把消費品當成流行商品,以宣傳「要用更好的」方式鼓勵人們消費;另一種是快速生產便宜但不耐用的產品,縮短產品壽命,讓人們不得不消費。

而消費態度、習慣的改變,帶來了雜亂危機,一大堆東西混亂無序地擺在家裡。心理學家達比.薩克斯比(Darby Saxbe)指出,查看、清理家裡的雜亂,會增加身體調適負荷(allostatic load),造成身體系統上的折磨與損耗,讓你感到更有壓力。壓力又會增加身體調適負荷,最後形成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家裡物品愈來愈多,容易導致閃燃(當一個密閉空間裡溫度升高到相當程度之後,所有東西會在一瞬間同時燃燒的現象)的發生時間,從火災發生後的半小時縮短至 3 分鐘。而一旦閃燃爆發,即使全副武裝的消防員,也會在兩秒內死亡。

為了解決囤積困擾,社會上出現對消費文化的反思。第一種是體驗主義,認為跟物品相比,記憶很個人,所以「體驗」比「擁有」容易得到滿足,而且更便宜(租或共享,已經可以擁有美好的記憶),不需持有。不過,在社群媒體興起後,連體驗都可以比較,像是在臉書(Facebook)上比誰去的地方更多、看起來生活更快樂,喪失斷捨離的目的。

另外兩種反思是極簡主義Minimalism)和麻理惠的整理魔法,都是只「留下必要」的物品。只不過,一個是以「必要」為標準,像是「333 計畫」,指以 3 個月為期限,要求自己只能使用 33 件不同的單品作為衣著打扮,其中包含鞋子與珠寶首飾;一個是以「心動」為標準,比如說,拿起某個物品時,會不會有「好回憶」浮上心頭。

總結來說,斷捨離不是新概念,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都有相似的運動興起,但核心都是告訴大家「擺脫囤積心結,不要陷於攀比,保留餘裕才會有自由,有自由才能活得開心」。

3 種減法思維,找到最適合你的整理方式

不論是極簡主義、斷捨離或整理魔法,本質上都是透過捨棄,來讓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好。只不過,對於你「為什麼捨棄」「為什麼要留下」的思考,還是存在些微差異。

斷捨離

「面對物品就是面對自己,整理房間就是整理自己。」——山下英子

源自於印度瑜伽中的「斷行」「捨行」「離行」,指斬斷欲望、離開執著的修行哲學。山下英子於 2000 年提出,認為整理不是排放整齊、學會收納,而是減法思維;主角不是物品,而是自己,透過問自己「現在用不用得到」,而不是未來可不可能用到,來辨識「不必要」之物。最後透過丟棄外物,掃除心中障礙,進而帶來內心平靜。

極簡主義

「一旦放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就能自由地追求對我們真正有意義的事。」——約書亞.貝克(Joshua Becker

最早可追溯到《聖經》,但此名詞的誕生是作為一新藝術派系,後延伸到生活,作為物質主義的反動。認為當商品和你的距離只隔一個鍵,你什麼都買得到,但卻買不到幸福。接著指出維持生活的「必要」之物不要超過一個皮箱,只留下最低限度的生活所需。一旦在物品上有了節制,金錢、時間、人生就有餘裕,如此就能追求真正想做的事。

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只留下令你怦然心動的東西,剩下的,全部毅然決然地丟掉。」——近藤麻理惠

5 歲愛上收納,15 歲讀遍家政書,18 歲醒悟什麼是「正確的整理」。2011 年在日本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2014 年出英文版,意外大賣,光是美國就銷售超過 150 萬本。2019 年與 Netflix 合作拍實境節目,再度爆紅。斷捨離進階版,從只「丟棄不必要」「留下必要」,進化成「留下好回憶」,讓家裡充滿正能量,人生會變得更加幸福。

資料來源:《斷捨離》,平安叢書出版;《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方智出版;《物窒欲》,漫遊者出版;《擁有越少,越幸福》,商周出版

*整理、撰文 / 高士閔,本文授權自經理人,原文見此

/ Heho編輯部

延伸閱讀:

無印良品第一個空間設計展!居家生活8大空間全部秀出來

「有植感」的居家空間是現在潮流!走趟植物販賣店選購心中的最佳綠葉

如何規劃最好的一年?每月必做1件事,留下難忘又快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