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藝術走入生活|音樂治療師 廖珮岐&洋流藝術創辦人 姜洋

讓藝術走入生活|音樂治療師 廖珮岐&洋流藝術創辦人 姜洋_3

藝術是什麼?藝術可以是欣賞音樂歌曲,可以是手工藝的創作;當然,也可以是風雅地飲酒小酌,享受美酒佳餚!CParty本次獨家訪問了音樂治療師廖珮岐,以及洋流藝術創辦人姜洋,藉由她們分想的人生故事,讓人意識到:原來藝術並非遙不可及,且早已悄悄地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什麼是音樂治療?讓廖珮岐娓娓道來

不管是帶口語歌詞的流行歌曲,還是沒有寫歌詞的無口語旋律,都是音樂,也都是最好的溝通媒素,有效傳遞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性。因為音樂是人體天生與生俱來的本能,像是心跳聲就是一種節奏。

喜歡音樂的廖珮岐,一直都是從事跟音樂有關的工作。而當初她會接觸到「音樂治療」,起因是自己的阿嬤患上失智症,廖珮岐便上網搜尋如何幫助失智長輩的相關資料,當碰巧看到音樂治療的案例,她便至澳洲昆士蘭大學音樂治療所深造。到了現在,廖珮岐已是一位有正式執照的註冊音樂治療師(Registered Music Therapist)以及神經學音樂治療師(NMT)。

所謂的音樂治療,由四個環節組成,分別是:生理、心理、認知、社會互動,也就是人跟人的溝通,以及如何在團體裡跟同儕生活;澳洲的音樂治療必修課程包括吉他、鋼琴、唱歌三種(在實際操作上常常三者並行),但其實,所有樂器都可以是媒材,也有人使用鼓等小型打擊樂器輔助。

廖珮岐大學時主修聲樂、副修鋼琴,現任思比語言治療所與珂斯汀物理治療所音樂治療師,以及澳洲音樂治療協會會員等。

個案分享,一睹音樂所能帶來的奇蹟

廖珮岐有時會在宜蘭監獄上課,那裡關最多的是毒癮犯;她分享,班上有個五十幾歲的大哥,從還是少年時期起就不斷地進出監獄,一開始上音樂課時不太說話,更不用說唱歌或分享,廖珮岐在課堂上並不會逼大家說話,「如果願意講就開口,不想表達也沒問題」是她的原則,當廖珮岐在課堂上請受刑人依序傳遞麥克風,來讓他們逐個分享自己的即興音樂——唸出一句自創歌詞時,這位大哥都會把麥克風直接給下一個人。

一直到某次,廖珮岐將主題訂在透過歌詞描繪藥過程,這位大哥才願意「講」一句自創歌詞,便自此打開心扉。廖珮岐更進一步發現,不論原生家庭好壞,許多受刑人對「家」還是有特殊情感,希望自己可以跟親人和解;之後,在一次主題為「唱一句對家裡人說的一句話」互動中,大哥在課程結束後又寫信向廖珮岐回饋:

「我的人生從小到大,都沒有碰過老師願意聆聽我說話,也沒有遇過音樂老師告訴我音樂其實可以不用那麼嚴肅。創作音樂,對我來說就像奇蹟一樣,在這個監獄裡,我原本看不見希望,但現在音樂帶給了我希望。」說完了這些以後,這位大哥甚至找了懂一點音樂的獄友,向他學習如何彈奏烏克麗麗。

(最左)廖珮岐認為,音樂能穩定情緒,讓人的狀態不要那麼暴戾之氣,它的確能串聯起人跟人之間的信任和尊重。

環境的不同,為姜洋帶來視角的轉變

在台北土生土長三十年的姜洋,原本為一名攝影師兼文字工作者,近十年前移居至台東都蘭生活,現在則身為陶藝品牌《洋流》創辦人,也擁有一間名為「都蘭小洋房」的手捏陶藝術工作室。

因為喜歡海,所以姜洋選擇都蘭。都蘭小洋房前身是一間臨海的破爛廢墟,因為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城市的壓抑環境中長大,所以落腳了一處自然一點的地方,讓兒子知道活著的意義不只有唸書和賺錢。剛到這裡時,尚不太習慣這裡人的慢步調;住慣了後,對金錢的概念不再汲汲營營,姜洋發現人們跟著四季的變化在生活,會更有活著的感覺。

融入都蘭之後,姜洋(站者)看事情的角度改變了非常多,過去的她對於每個作品無不精雕細琢,但來到這裡後,一切都打掉重練,對美有了不同的定義。

重新思考美這件事?洋流的陶藝哲學

姜洋從小就與陶瓷藝品結下緣份,年幼的她被家人引導著接觸這些手工品,但家人偏愛精緻的瓷器,姜洋則寄情於陶器。對她來說,瓷器就像一件件華麗的精品,像歐洲茶具等;而陶器則帶有有自己的個性,更有樸拙和手感。

在台灣,其實做陶的人滿多的,但大多有分派別,像是工廠那種制式拉胚,或是科班出身的陶藝家等,兩者對「追求的事情」有很大不同。姜洋表示,生產一模一樣商品的工廠就先不談了,而很多陶藝家熱衷於藉由進窯後的溫度高低,來雕琢顏色的變化以及結晶與顆粒呈現,往往為了追求多一度的紀錄,去設計更好的窯、採用更好的土,或是透過柴燒的方式讓溫度瞬間飆高。

然而,姜洋剛好都不是,她只是懷有興趣、慢慢地學。姜洋表示,首先,陶器需要融入生活之中,為生活增添美感;其次,比起高溫成色的工藝技巧,她更在乎的是環境!像現在,姜洋早已不做柴燒,因為柴燒很傷害環境,用三噸木柴才能燒出一個作品?讓她直呼:「這對於整個地球來說很划不來吧!」

《洋流》陶器上的藍色,是姜洋眼睛所見海的顏色,以陶器為載體,讓大家記得海的顏色長怎樣。除此之外,姜洋還會一邊逛海灘,一邊把身為海廢之一的碎玻璃撿起來、融進陶裡,把大家討厭的垃圾變成絕美藝術品,同時減少一點環境污染,姜洋想將在乎環境與大自然的感受,想傳達給買這個陶的人。

對姜洋來說,所有的陶(除非炸了)否則都不算失敗品,上釉不均勻?沾到飛進來的灰塵?這點瑕疵都無所謂;畢竟,所謂的完美,定義是什麼?這點非常值得思考,不完美也很美,這在姜洋都蘭做陶之後才衍生出來的方向。

說到陶與瓷,兩者最大的不同是使用的土不一樣;相對地,最後展現出來的成色差異也是肉眼可察覺——陶器燒出來就是深泥土色,而瓷器則是偏白色。

用陶杯喝酒?品飲出不一樣的新風采

聊回酒,兩人對品酒的看法相當類似。對廖珮岐來說,酒只是社交關係的輔助工具,比起酒本身,她更愛跟朋友在一起微醺的氛圍感,其中最喜歡甜甜的莫斯卡托氣泡酒,搭著起司或杏桃乾慢慢享用。

無獨有偶,姜洋說:「酒是特定節日和放鬆時刻才會出現的東西。」在她眼裡,喝酒就是原住民的日常,畢竟酒是他們文化一部分,所以跟酒有關的場合大多很歡樂,例如豐年祭或是媽媽聚,而鄰居朋友自釀的天然小米酒最令她喜愛,那酸甜滋味就該配上原住民的傳統下酒菜——將洋蔥與刺蔥切一切,再輔以鹽巴、醬油、少許米酒調味後拌成一大盆即成。

另外,當然也可以用陶器喝酒!平常用的玻璃杯先放一邊,試試看用陶杯裝酒,可能是因為土比較有溫度,姜洋覺得酒會變得溫潤厚實,保溫/保冷效果好,但老實說也有缺點啦!像是只能俯視欣賞酒色。

姜洋設計過一系列以阿美族傳統雙把手無圈足陶鍋為靈感的小陶杯作品,她認為若能用雙手拿穩酒杯,便更能專心品嚐飲品的味道,也更能夠認真感受陶器的質感;買回家後好好享受它,才是對於酒、陶製者的一種尊重。

藝術與品酒一樣,只要享受其中便可

不論是音樂還是手捏陶,只是是認真生活、享受氣氛,都是藝術。不必懂樂理知識,還是可以透過音樂進行創作;不需要一副高高在上,同樣可以定義何謂完美,兩人不約而同地詮釋了:透過藝術,可以看見自己,當在跟別人相處時,就會有更多不一樣的想法跟解釋。

文字編輯/Alice Lee
主圖設計/Evelyn Lin
圖片來源/秝芙演藝經紀有限公司

溫馨提醒:未滿18歲請勿飲酒,飲酒過量,有害健康,禁止酒駕!

延伸閱讀:

適合女生喝的威士忌3選|女力威士忌專家 威姬百喝 Vicky
坐榻榻米蒲團上說戲,台灣第一落語表演藝術家|開樂亭凡笑 戴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