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腰部會有「椎間盤突出」的問題,但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頸部過度使用導致椎間盤突出的比例,幾乎跟腰部的椎間盤突出相等;而一開始的症狀可能只有手的痠麻,基隆長庚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昝文清說,但這時頸椎的神經其實已經被壓迫到了。
姿勢不良是在儲存「老來痛」!
昝文清說,一般年輕的時候,對於姿勢不良造成的傷害還有自癒能力,但傷害是幾十年慢慢累積的,年輕的時候可能只覺得常常腰痠背痛、肩膀或是手臂痠麻,如果保守治療無效,老了之後就要「動刀」。
頸椎共有7節,人體頸部活動度最大的部位在第5~6節之間,再來是第6~7節之間,因此這2個地方最常發生頸椎椎間盤突出;如果沒有太嚴重的症狀,可以先用復健的方式,慢慢讓變形的頸椎回到原來的位置,放鬆緊繃的肌肉、被壓迫的神經,並配合熱療、電療、消炎藥,舒緩發炎帶來的不舒服。
但如果保守治療沒有效果,可能就要採取動刀清除、或是裝人工椎間盤,但昝文清說,傳統的動刀要清除壓迫神經旁的肌肉,容易造成肉變硬、感覺能力下降;而人工椎間盤畢竟不是「天然的」,裝進脖子裡,能不能融合順利還是未知數,尤其在年紀比較大的患者身上,反而變成另一種折磨。
「我之前有個病人是89歲的婆婆,你想想看,如果裝了支架進去,那多痛苦,如果不合,都已經釘死在裡面了,怎麼換?」雖然現在有活動式人工椎間盤,比起過去的固定式人工椎間盤多了活動的空間,脖子不會再「不能動、不能轉」,改善幅度很大,但還是不如自己天生的頸椎,「人工的東西用不久。」
頸椎要怎麼保養?
對於現代人的脊椎活動習慣,昝文清說,「保養的答案在自己身上」,大家都知道坐著會壓迫腰椎、低頭會壓迫頸椎,那就要記得每30分鐘要動一動,「不用做很複雜的運動,就是站起來走一走,脖子左右轉一轉、擺一擺,不用轉到90度、180度,就是動一動,這麼簡單。」
而頸椎跟腰椎的問題都會造成其他部位的症狀,「頸椎壓迫到神經,一開始可能覺得脖子硬硬的,接下來是肩膀硬硬的,輪到手臂的時候,會有一種電麻感,尤其是慣用手那側特別有感。」這時候其實就應該要去神經科或是骨科檢查自己頸椎的問題。
昝文清說,後來他幫那位89歲的婆婆進行了「經皮隧道減壓手術」,用X光定位在頸椎的痛點上打一個小洞,將壓迫到神經的增生組織清除,速度很快、傷口小,而且沒有植入人工物,病患的排斥也較小;「當然最好的是沒有這些問題,但如果有,先從小手術開始,不要一下子用到人工椎間盤這種大手術。」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