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說:「秋不排濕,冬生痰濕」,秋天雖然乾燥,體內卻堆積著夏天累積的悶熱濕氣,所以要利用秋天好好排濕,讓身體能夠以最好的狀態迎接冬天,否則容易在冬天生病。濕氣堆積也容易導致身體疲倦、精神差,由中醫師指點 5 個改善體內濕氣的方法,你也能做到無濕一身輕!
1. 不要晚上洗頭
入秋天氣開始轉涼,日夜溫差大,換季時節人的免疫系統容易下降,所以保溫很重要,如果一天到晚待在冷氣房的人也要注意多多通風,或是盡量吹電風扇了。喜歡晚上洗頭的人也要小心,因為夜晚開始轉涼,如果這時候洗頭的話,就算吹乾了也會有水氣悶著頭皮,容易形成濕氣積累在身體裡面,很難排除。
2. 避開生冷食物
雖然秋天是大啖海鮮的季節,但吃太多生冷的海鮮很容易在體內累積濕氣,適量享用美食沒問題,但千萬不可以貪食多吃,或是盡量多搭配姜、花椒等溫性香料烹煮。同時甜食也要格外注意,高糖分攝取會導致身體產生發炎反應,讓濕氣更不容易排出體外。
3.多吃去濕食物
夏末秋初是健脾袪濕最好的時機,靠食物幫助身體排濕溫補,是天然又有效的方法!主食類可以多吃山藥、玉米、燕麥,這些食材都是很溫和並且容易消化的食物。想要去濕效果更好,也可以多吃薏仁、綠豆、紅豆,不論是煮成湯水飲品或是燜飯一起吃,都可以促進身體代謝、消水腫,是最天然的去濕神器!
4. 多泡腳疏通經絡
泡腳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身體的溼氣,加一些去濕的中藥材或是精油更有幫助,注意不要一邊吹冷氣一邊泡腳,最好在通風的室內,泡到微微發汗。搭配按摩更好,因為女性的溼氣容易堆積在腿上造成水腫。但千萬要記得先洗澡再泡腳,不然泡完走進浴室寒氣更容易從腳進入。從秋天開始堅持泡的話,到時候就不會到時候一入冬手腳冰冷、身體陰濕。
5. 保持作息正常
長時間熬夜、睡眠不足的身體裡最容易堆積濕氣,會引發脾虛現象,連帶著消化和代謝自然就變差,體內的濕氣無法排出只能越積越多。不只是讓你身體疲倦,還會產生皮膚狀況、消化不良、頭昏眼花等,所以保持正常作息和規律的運動,是最好的去濕解藥。
文 / Bella 儂儂 圖 / 楊紹楚
本文由「Bella儂儂」授權轉載,原文出自入秋最怕身體溼氣重!中醫師教你5個有效的去濕方法,"這樣吃"溫補又消腫、泡腳順序錯了更容易寒氣侵體!
延伸閱讀
身體疲憊沉重、水腫、長濕疹?營養師推 4 種去濕懶人料理!
「泡腳」好處多,讓醫生遠離你!中醫師指點5大正確觀念,泡多久黃金時間要注意、女性生理期請避開!
「桃膠」三大好處!秋天甜品這樣搭 潤腸又養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