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幸茹/綜合報導 許嘉真/美編
「媽~家裡的棉花棒用完囉?」小弟翻遍了客廳都找不到,只好開口向媽媽來求救,因為他的耳朵實在癢到不行很想趕快找到棉花棒來幫他解決。
「喔喔喔,我上次看到新聞說耳朵用棉花棒清潔可能會導致耳屎越挖會越推進去,所以家裡那罐用完之後我就沒有再買了。」
「可是我現在耳朵很癢。」小弟覺得那癢抓不到他很煩惱。
「我帶你去看耳鼻喉科!」媽媽拿起錢包抓著兒子就往兩條街外的耳鼻喉科診所去了。
這位媽媽是對的
耳屎的本名叫做耵聹,另一個名字叫做耳垢,主要是由皮膚死掉的角質細胞脫落和外耳道腺體的分泌物組合而成的,耳垢存在的價值是因為它有兩個重要功能,一個是保護耳朵,另一個是具有殺菌效果。
因為耳垢位於外耳道裡的細毛及表皮上,目的是用來抵擋外來細菌、黴菌、灰塵,甚至是蟲子等的干擾,不讓外來物質進入到耳道深處;也因為它的成份是酵素及脂肪酸的混和,被證實有抗菌、抗黴菌的效果。
所以耳朵沒事就不用去挖的,它會自己掉出來,常用手、耳扒子或棉花棒來清潔耳道,反而會把耳道的保護層清除掉,造成更嚴重的阻塞。
耳鼻喉醫師是這樣清潔的
美國耳鼻喉頭頸外科學會(AAO-HNS) 在2017年發表了一份處理耳垢的臨床實踐指南,建議醫師可以用下列三種方式來處理,可單獨或是混合使用,文中也一併報告用了這些方式的研究結果,這些方式都需要由專業的耳鼻喉醫師來執行,請民眾不要在家裡自行嘗試,以免引發嚴重不適。
- 外耳道沖洗
- 滴耳屎軟化劑
- 使用器械手動清除
耳朵裡的世界
(影片出處:BuzzFeedBlue/取自YouTube,若遭移除請見諒)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