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漸下降,泡溫泉的人越來越多,暖呼呼的泉水不但讓人放鬆,還能達到消除疲勞、舒緩情緒、軟化角質、促進血液循環等數不完的好處;但其實不是人人都適合泡溫泉,在泡湯前後又有哪些必須要注意的事情及預防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泡溫泉時的注意事項
- 了解溫度:入溫泉池前要將身體沖洗乾淨,還要先了解每個溫泉池的溫度,避免燙傷及意外。
- 要從低溫開始泡:當身體適應後再循序漸進地依次浸泡,每次時間不能超過 15 分鐘,避免出現胸悶、口渴、頭暈等症狀。
- 適時補充水分:泡湯過程儘量多喝白開水,補充出汗而流失的水分。
- 可以敷面膜:因水溫較高,會讓臉上毛孔放大,建議可在泡湯前敷上面膜或冷毛巾,閉上雙眼配合緩慢深呼吸,緩解疲勞和身心壓力。
- 冷熱交替效果更好:用冷熱交替的方式,能有效地促進血液循環,還能增強體力。
哪些人不適合泡溫泉?
- 處於生理期或有婦科炎症的女性應儘量避免泡溫泉。
- 心腦血管病人或有高血壓的人泡溫泉時常會發生頭暈、心悸、憋氣甚至暈倒的情況,如果真的想要泡溫泉,要注意水溫不可過高,若出現胸悶、頭暈、心慌症狀,應立即離開溫泉池。
- 患有皮膚、呼吸等傳染病的人不要去泡溫泉,那樣對自己不利也會影響他人。
- 溫泉水裡溫度一升高,身體血液循環加速,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心慌出汗;有喝酒、空腹、飽飯後的人應該避免。
小心疾病上身
環境清潔很重要溫泉性毛囊炎:這種細菌常見於消毒不夠徹底的溫泉池、游泳池甚至是家中的浴缸,若身上有傷口,加上使用消毒不完全的毛巾擦澡就有機會感染,最常出現脖子以下如痘痘般的紅點的狀況。
皮膚黴菌、病毒疣:潮濕的環境是致病菌的最愛,提醒已有黴菌感染或病毒疣的患者,最好不要前往大眾場所泡溫泉,以免傳染給他人。
溫泉皮膚炎:青磺泉屬於強酸,若在泡湯前皮膚已有如溼疹、小傷口等狀況,這時浸泡在高溫、酸性的青磺泉裡,會產生類似化學灼傷反應,通常數小時後皮膚會開始疼痛、破皮,還容易造成細菌入侵,引發細菌感染。
火逼性紅斑:皮膚若長期接觸 40 度以上熱源,容易導致血管長期熱擴張,造成周邊組織發炎,發炎部位還會沿著血管漫延出去,形成網狀的「火逼性紅斑 」,紅斑會隨著時間逐漸轉變為黑斑,通常過 3~6 個月會慢慢淡掉。
哪些方法可以預防黴菌?
- 皮膚若有發炎、紅腫,甚至破皮等現象,應該先避免泡湯。
- 女性經期前後或抵抗力較弱的人,最好不要泡湯。
- 入池前先沐浴消毒,維持個人衛生。
- 泡湯之前塗抹一層薄薄的乳霜,讓皮膚多一層保護。
- 泡湯時最好以乾淨毛巾墊在坐位上,勿直接接觸坐椅或石頭。
- 不使用業者提供的毛巾用品,避免誤接觸不潔用品而感染細菌。
- 正在服用抗生素藥物、感冒藥,及患有糖尿病、異位性皮膚炎、香港腳、灰指甲的人,不宜泡湯。
- 泡完後可使用一些抗菌沐浴乳或殺菌的東西,盡量消滅身上的細菌來源。
文 / 許筑婷 圖 / 楊紹楚
延伸閱讀 :
寒流來了衣服到底怎麼穿?「這樣穿」進出室內外方便又保暖 保護頭頸最重要
別被陽光騙了!冬至迎寒流 平安夜最冷、跨年恐下雨,低溫保健注意 8 要點!
淡水新地標!跨越淡水河的超挑高書屋 帶來文化與心靈的碰撞